我们都知道物种的进化就是八个字:基因突变,自然选择。但是金鱼的进化有所不同,是基因突变,人工选择。为什么这么说,因为金鱼是人类在鲫鱼突变体的基础上,经过长期的杂交培育,优化选择,而出现了不同的个体。那从鲫鱼到金鱼,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呢?今天,咱们就为您揭开谜底。
相对于鲫鱼讲,金鱼的外部形态有了极大的变化,几乎没有一个单一性状没有发生变异。
1、体色的变异
金鱼的种种颜色,主要是由于真皮层中许多有色素皮肤细胞。金鱼的颜色成分只有3种:黑色色素细胞、橙黄色色素细胞和淡蓝色的反光组织。所有这些成分都存在于野生鲫鱼中。大多数色素细胞的色素位置是有变化的。家养金鱼鲜艳多变的体色,只不过是这3种成分的重新组合分布,强度、密度的变化,或消失了其中一个、两个或三个成分而形成的。如透明鱼,体表没有色素细胞,也没有反光组织。
在金鱼的个体发育过程中,曾有褪色的现象。各品种金鱼在幼鱼阶段都呈现灰褐色,经过一定时期的发育之后,由于色素细胞的部分消失而转变为成鱼的体色。唯独紫色、透明和五花的区别较其他各色金鱼出现得早些。

金鱼在体色上变化为五颜六色
2、体形的变异
野生鲫鱼的体形是长椭圆形且侧扁的。家养金鱼的体形则是较短且两侧较圆凸的。

金鱼的体型比鲫鱼较短且两侧较圆凸
3、鳞片的变异
(1)鳞片数目的变异
家养金鱼侧线上的鳞片数目少则22片,多到28片,野生鲫鱼的变异范围为28~32片。家养金鱼的测线鳞多数为26,而鲫鱼为29。这显然与体长有关。家养金鱼侧线以上鳞片行数多数为5,鲫鱼为6;家养金鱼侧线以下的鳞片行数多数为7,而野生鲫鱼则为6。

金鱼鳞片的数目比鲫鱼有所减少
(2)鳞片形态的变异
家养金鱼有正常鳞、透明鳞和珠鳞3种。正带鳞片与野生鲫鱼相同,因有色素细胞和反光组织存在,所以呈现出各种新颖的颜色。透明鳞片虽与正常鳞相同,但体表没有色素细胞和反光组织,看起来犹如一层玻璃,可以透过鳃盖着见红色的鳃,透过体壁看见内脏器官。有人以为此种鱼无鳞,其实是有鳞片的。珠鳞片与正常鳞片不同,它的形状特别,鳞片向外凸起,似粒粒珍珠镶在体表,称为珠鳞。

珍珠鳞金鱼
4、背鳍的变异
分有背鳍和无背鳍(龙背)两种。还有一些残背(鳍)、长背(鳍)、短背(鳍)的变异,不过这些变异并不为饲养者所喜欢,通常在幼鱼阶段便被淘汰掉了。

无背鳍的蛋种金鱼-兰寿
2020年2月27日 上午10:46 1F
犬夜叉完结了!
2020年2月27日 上午10:47 2F
好👌🏻!